看热闹也要看门道:第五届天坛奖入围影片详解


    网专稿 4月16日,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相信不少网友已经在前几天的抢票活动中提前体验到这届电影节的火爆气氛。毫无疑问,重磅云集的展映片单将满足很多观众对于电影的饥渴。相比之下,主竞赛单元天坛奖的入围片单就显得有些“高冷”,在入围的15部影片中,除了两部华语影片《狼图腾》和《智取威虎山》以及日本导演园子温的新作《爱与和平》外,很多导演和作品大家都没有听说过。


    对于一个年轻的电影节来说,主竞赛单元缺乏明星大腕,实在也是无可厚非。只要这些影片足够优秀,能体现出主办方对于艺术的某种态度或者偏好,那它也有可能成为一个挖掘新导演、扶植电影艺术的新阵地。作为观众,我们想要了解一个电影节,首先要关注它的主竞赛单元。这些影片来自哪个国家,影片主题和风格是什么样的,导演之前有哪些作品,获得过什么成就?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在颁奖礼上看出些门道,而不是止步于看看热闹。考虑到《狼图腾》和《智取威虎山》已在国内上映,以下就不做专门介绍了。


【美洲影片】



《实验者》(美国)

打破第四面墙


    《实验者》是备受争议的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一部传记片,由米歇尔·阿米瑞亚德自编自导。阿米瑞亚德是一位独立导演和制作人,其最著名的导演作品是2000年伊桑·霍克主演的《哈姆雷特》。他热爱莎翁戏剧,2014年又将《辛白林》搬上银幕。这两部电影都是古典戏剧的现代演绎,故事背景设置在现代都市。


    在《实验者》中,导演将米尔格拉姆的生活和工作设想为一种不断发展的戏剧作品,打破第四面墙(角色与观众直接进行交流),并采用各种其它的戏剧技巧讲述这个故事。这样一部老派的独立艺术电影肯定不会对每一个人的胃口,不过它提供了一种关于人性本质的理论。彼得·萨斯加德的表演精确地展现了米尔格拉姆引人注意、狂妄自大的才华。


    剧情简介:影片根据1961年耶鲁大学权利服从电击实验事件改编,实验者毫无节制地提升惩罚电压,电压早已超过人类承受的极限。每个普通人只要服从了规则,则可能无意识地变成杀手,教授由此开始怀疑人性,普通人只是受人操纵的傀儡。



《暮年困境》(墨西哥)

被遗忘的老人们


    伯纳多·阿雷利亚诺的作品常常充满了柔情,而其中的角色总是那么天真质朴。他拍摄于2008年的短片《Zoogocho》向我们展现了一群孩子在山上的冒险;2010年长片《昼夜之间》(Entre la noche y el día)则描画了一个逃往森林的自闭症病人。


    现在,通过《暮年困境》,阿雷利亚诺把镜头对准被年轻人遗忘的老人们。虽然涉及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高失业率等社会问题,但影片的重点仍然在于有苦有乐的生活。这是一出苦涩的喜剧,向我们强调了老人和年轻人各自的困境:前者虽有很多的希望和想法,无奈心有余力不足;后者年富力强,但却太过懒惰。


    剧情简介:90多岁的老夫妻安东尼奥和贝莎所在的国家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和经济危机,导致老夫妻的养老金停发、生活陷入困境。无奈,两个儿子已消失多年,为了生存,老夫妻只能变卖家当,依靠当街售卖玉米粉蒸肉来维持生计。出乎意料的是,陷入困境的生活突然发生了转变:儿子,带着孙子回来了。



《沉默的河》(哥伦比亚)

一片土地上的暴力洪流


    如标题所示,本片最重要的一个意象便是那条快速流动的河流,它在一个没有道路的地方,带来坏消息,又送走好消息。它是对于土地的隐喻,暗示了贯穿着整个历史的暴力洪流。这部影片漫长,色彩丰富,对山和天空进行了细心构图,同时又有不少昏暗的内景戏。它们共同传达出导演Carlos Tribiño Mamby脑中的沉重思想和悲观态度。相对于戏剧性,他更注重影片的情感。我们像是在观看一出古老、原始的悲剧。


    Carlos之前有一部短片叫《永恒之光》(Lux aeterna),讲述一对住在山上的老夫妇从容等待死亡的故事,他们被亲人抛弃后,学会了用平和与满足的态度对待现有的生活和即将到来的死亡。该片受到了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在导演的视角下,死亡仿佛意味着进入一个不同但却更好的世界。


    剧情简介:年幼丧父的12岁小男孩与母亲、外公生活,外出为妈妈送包裹的途中,他跳进水流湍急的河中游泳,差点撞到一具死尸,出于对父亲无故消失的好奇,他尾随这具尸体顺流而下,随着故事的发展,他俨然把这具死尸当成自己的父亲来守护。


下一页:欧洲影片

相关资讯

0.151190s